红色故事
——宜章志愿者(义工)协会看望探访“红二代”活动总结
2010年中国(湖南)红色旅游文化节开幕在即,宜城大地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红色风暴。这个时候,不禁会想起那些为新中国抛头颅、洒热血的红色烈士的后代们,这些红二代的生活近况会是如何?会不会有更多的回忆与我们分享?带着这些疑问,6月27日下午2:30,市文明标兵、宜章志愿者(义工)协会顾问袁贤光和会长曹冬凤带领义工李盈、曾可昵、薛云松及宜章电视台谭雪琴记者一行七人驱车前往城南乡南湾村,看望革命烈士、宜章第一任县委书记李文香的儿子李白开一家。
县中医院退休医生,李白开的二儿子李代荣(已64岁了)陪同我们前往。一路上,李医生为我们讲述了爷爷李文香献身革命事业的一生。李文香出生于我县城南南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,系邓中夏、曾日山、张际春、欧阳毅等人的启蒙教师。1922年受五四运动以来新思想、新文化影响,在县城开设文萃书店,发行《新青年》、《共产主义》等进步书刊,为马列主义在宜章的传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。1924年上半年,加入中国共产党,并继续以教员身份作掩护,从事宣传革命思想,发展党的组织等革命活动。1925年7月,当选为中共宜章县第一届执委会书记,曾协助省农运特派员在近城乡组建了全县第一个农民协会,并协助起草了《告全县农民书》,掀起宜章县农运的高潮。1927年4月27日,被叛徒打伤腿部,4月30日,在县立初级中学同学家中养伤时,又遭反动团防武装包围。为了其他同志能安全撤离,坚决拒绝其他同志背他一起突围,不幸被捕。在惨遭敌人割耳、挖眼、敲牙等酷刑之后,于5月1日,在县城西门口英勇就义。83年过去了,革命烈士的精神仍然感天地,鬼神泣,上午还干燥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,众人默默地缅怀着先烈,只有风声和着雨声以及敲打着车玻璃的声音,仿佛仍在述说着当年革命烈士顶腥风,战血雨的斗争故事。
出城20来分钟,快到焦溪时在一个养殖基地汽车往右拐上一条水泥公路,5分钟后到达了南湾村六组。李医生在前面引路进了村子。这时前面来了一个老太,李医生介绍说这就是他的妈妈罗氏。他们热情地把我们带到他家,一栋农村传统的普通老式瓦房,门对青山。屋内简洁干净,见到了李白开老人。曹会长向两位九十多岁的老人递上了红包,转达了志愿者(义工)们对他们的问候,记者李盈还特地自己掏出了100元孝敬老人。九十二岁高龄的罗奶奶和九十六岁的李白开爷爷身子骨都还硬朗,他们动作麻利的搬桌子,拿凳子,张罗着弄来了一箱饼干和许多水果招待大家。从李爷爷断断续续的话语中,我们更多地了解到李文香烈士的创举,他打破封建观念,创办宜章女子职业学校(现宜章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)。李爷爷童年时一直跟随着父亲,当父亲遇害时自己只有12岁,然后迫于国民党的追杀,逃难于山上、寺庙、岩洞,东躲西藏,靠好心人帮助才得以活命。直到解放后才敢露面。自从父亲被害再未进学校读书,他全部靠自学以致能写上千字自传。李爷爷虽然身体还算硬朗,但岁月不饶人,我们问他的一些问题他都忘记了,唯独父亲教他如何做人的一句话铿锵有力:“为党报效,为国分忧、为民除害!”,这句话深深震憾着我们所有在场人员的心,多么朴实无华的语句,却影响着李白开老人的一生,今天他将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,我们将把这红色精神义无反顾地传承下去。谈话中,我们看到门前不远的水泥通村公路上,公交车来往穿梭,高铁正在修建,城乡统筹正在发展中,李文香革命烈士的人生追求成为现实,并不断完善。我感觉李烈士的眼睛在天空中望着我们,露出了欣慰笑脸。
除袁老外, 我们六个人都还是第一次来到烈士家。我是第一次看到如此高寿老人,而且夫妻俩九十多了仍然健在相濡以沫的过着日子。大家都认为这是他的两个儿子的好福气。从土改到60年代,李白开老人曾任过三年樟涵乡乡长,南湾大队队长、会计、秘书、大队保管员等职。后长期在家务农,每月只领取14元的烈士遗属补助。今年78岁的袁老多次一个人来看望关心两位红二代,今天他和李白开老人手把手促膝谈心,因老人耳聋,袁老不时把我们的问话反复向老人述说,充当着翻译。很多人都是从袁老那得知李文香烈士还有个儿子在南湾村。经袁老的努力,县政府在2010年给予了这两位老人适当的救济(办理了低保、高龄老人月补助金等)。我们觉得袁老真得是个社会和谐的铺路石。下午4点了,我们起身告别。两位老人送我们出门。袁老和两位老人握手,大家依依不舍告别了红二代和红三代,并祝福他们健康长寿。
紧接着,我们来到了开发区南关街南门口。袁老带我们进入南关街走了50米,一位高龄老奶奶迎上来和袁老握手,这就是革命先烈高静山唯一的直系亲属——女儿高小春。她也已是86岁高龄了。她高兴的把大家迎到了她家中。曹会长递上一个红包,表示了协会的一点心意。袁老和高奶奶一见如故并排而座,手拉手嘘寒问暖,从高奶奶的回忆中,我们了解到高静山烈士光辉的革命历程。高静山,宜章长冲村人。 1922年5月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3年6月,由党组织派遣回到宜章,从事建党工作,于1924年夏,组建宜章县第一个党小组,并任组长。此后,以文萃书店为秘密联络点,进行驱逐宜章福音堂传教士;根据中共湘南特委指示,参与组建中共宜章地方执行委员会的工作,并担任委员,分管组织工作。1928年4月,随湘南起义部队上井冈山。 1929年7月,奉命到闽西协助组建地方红军。1931年初,调闽粤赣军区军委会工作,参加了第一、二、三次反“围剿”战斗。1933年在闽西被秘密错杀。1945年,中共中央作出的《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》中为其平反昭雪,并追认他为革命烈士。高静山烈士被害后,高小春化名高庚会长期隐匿。近年来,袁老多次登门看望,并为高奶奶争取到了政府的适当补助。看看天色不早,大家合影留念后,依依不舍离开高奶奶家,袁老边走边对高奶奶说:“我那个儿子还要我带他来看望您嘞!”。
通过这次看望探访红二代,我们对革命先烈们的敬仰和崇敬之心又增添了几分。愿更多的人关心红二代,了解革命英烈的光辉事迹,这将是我们生命中的一片绿叶,让我们更有理由去感谢国泰民安的繁华盛世,更有理由去珍视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。(特别感谢义工李琳提供车辆,感谢公路局蒋云山抽出宝贵时间替我们开车。) |